这则在微博上被人高频率转发的“穿衣公式”对各种衣物的保暖温度都量化,“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温度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 1 3=26,控制在26℃就可以了。” 在网络上搜索发现,这则公式较早源自于2011年1月的一则题为《医生计算穿衣温度穿一件羽绒服相当于 9℃》的报道,内容为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的一名医生将自己女儿的衣服按照温度做了划分,8种类别的衣物相加共能提供34℃的热量。随后,只要遇到换季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时节,该医生的计算公式就会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同样温度同样穿着有风冷无风不冷
不同衣服的度数得来?按这名医生解释,这是她自己推算出来的。她说,当温度为26℃时,穿一件T恤刚刚好。以这个为基准,如果温度下降3℃,加一件薄外套就刚刚好;下降4℃,加一件厚羊毛衫就行。这就意味着,薄外套代表3℃、厚羊毛衫是4℃,公式就是这样类推出来的。那么,这样的“穿衣公式”可以直接套用?我们进行了测试。按照天气预报,前天的较低温度为零下2℃,分别穿了一件薄款的羽绒服(相当于6℃),一件抓绒衣服(相当于3℃),还有一件薄的棉毛衫(相当于1℃)。三件衣服的温度与天气气温相加,即“-2 6 3 1=8”,也就是说,在零下2℃的环境中将自身的温度控制在了8℃,与26℃要求相去甚远,但在室外却并未感到寒冷,甚至有些出汗。而在上周末,预报的较低温度同样为零下2℃,我们采用同样的穿着,却因为大风来袭感到十分寒冷。 保温性业内以克罗衡量 但不可以简单相加 这样类推的“穿衣公式”科学?对此,我们咨询了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辉。张辉的回答是“显然不科学”。张辉认为,人体体温和环境温差不同,人体散热情况就不同,单单凭感觉测出衣物的保温程度肯定是不科学的。衣服的保暖性真的可以测量出来?张辉解释,从材料角度来说,用平板式保温仪只能测试出衣服面料的保温性。把平板的温度设定在人体的温度36℃,然后将面料覆盖上去,看看加热功率在才能让平板保持36℃不变,加热功率的大小就是散热量,功率越大,散热情况越差,所以导热情况越好,那么保温效果就越差。但是这样测不出衣服整体的保温性。而且业内形容面料保温性所用的单位也不是摄氏度而是“克罗”。 虽然我们从出生开始每天都有穿衣服,但是不见得每个人都知道该样穿衣服才是对我们人体有利的,根据穿衣法则实验在一度的时候穿件羊毛衫就可以了,以上方法建议网友们不要去实践,毕竟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保暖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本文章转载自:http://www.lwfs888.com/article-59-184.html 更多详情请关注: http://www.lwfs888.com/class-59-6.html